8月20日凌晨的台湾屏东九鹏基地,一枚美制“爱国者-2”导弹拖着尾焰升空,却在4秒后突然炸成一团火球。 飞溅的金属碎片像烟花般四散,刺目的火光让围观民众惊叫后退,有人甚至拍下了浓烟中坠落的残骸。 讽刺的是,台军演习指挥官面对镜头,面无表情地宣称“演训顺利完成”,对导弹自爆只字未提。
但这场闹剧只是序曲。
同一天下午,距离台湾仅600公里的冲绳海域,美军2.4万吨的“新奥尔良”号两栖舰甲板冒出滚滚黑烟。 火势从船舱内部蔓延,美军水兵手忙脚乱地启动消防系统,喷水设备却反应迟缓。 眼看火舌舔舐舰桥,舰长不得不紧急呼叫日本海上保安厅:“我们需要支援! ”然而求救信号反复发出又撤回,直到5小时后日本拖船才抵达现场。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12小时,将美军战舰熏成焦黑色。
台军的导弹自爆与美军的舰艇起火,看似两起孤立事故,却在24小时内连环发生。
美制武器的“定时炸弹”早已埋下
那枚在空中自毁的“爱国者-2”导弹,已在台军仓库里躺了29年。 它的金属外壳布满岁月刮痕,火药舱内的推进剂早已结块变质。 2023年同一场演习中,同型号导弹就在众目睽睽下空中解体,但台军悄悄压下消息,把残骸运回基地封存。
更荒诞的是维护黑箱。台军定期将导弹运往美国“检测”,返台后仅更换外壳标签,核心部件如老化的导引头和雷达通讯模块从未更新。 一位退役台军技术员透露:“我们连检测火药稳定性的设备都没有,全凭美方报告——而他们总说‘一切正常’。 ”这种表面维护如同给老爷车贴层新膜,引擎却随时可能爆缸。
美军自己的烂摊子更触目惊心
“新奥尔良”号火灾暴露的不仅是技术故障。 这艘2019年才部署日本的战舰,本应处于巅峰状态,但起火后船员竟找不到完好的消防面具。 自动喷淋系统失效后,水兵们拎着便携灭火器冲向火场,却被浓烟逼退。 混乱中,舰长三次向日本求援又反悔,只因顾忌“丢脸”——直到火势失控才彻底认输。
这艘两栖舰的瘫痪直接打乱美军布局。 作为第七舰队投送主力,它原计划下周参与美日联合登陆演习。 如今舱内海水漫灌,电路烧毁,至少需要半年维修。 而类似事故五年前就曾重创美军:2020年“好人理查德”号因消防系统失灵烧成废铁,最终报废处理。
特朗普的高科技豪赌正在崩盘
更让特朗普焦虑的是战略层面的溃败。 他力推的“无人舰艇计划”本欲打造亚太无人舰队,但最近两次测试均告失败。 在关岛海域,一艘试验艇因导航软件错乱径直撞向礁石;另一次则因通信中断在太平洋上“失联”三天。
传统装备同样麻烦缠身。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连续试射失败,AGM-183A项目被迫终止;F-35战机被欧洲质疑藏有“远程锁死”后门,葡萄牙、加拿大纷纷重新审查订单。 当中国展示新型无人机集群作战时,美国海军却还在为军舰灭火焦头烂额。
美台军事同盟的“皇帝新衣”被撕破
台军对美制武器的迷信正在反噬自身。 他们斥巨资购买的“爱国者”系统沦为“拆弹游戏”,而美军连自家战舰都护不住。 这种双向崩塌让所谓“安全承诺”显得可笑。
尤其当日本拖船的水柱浇向“新奥尔良”号时,现场照片在亚洲各大军事论坛疯传。 马来西亚网民嘲讽:“这就是每年收我们保护费的超级大国? ”越南国防分析师则指出:“美军事故率三年增长70%,他们连菲律宾的补给船都护航不力。 ”
台当局仍试图维持体面。导弹自爆次日,台防务部门宣布将加购美制“鱼叉”导弹,而美军火商雷神公司的股价应声上涨3%。 但岛内民众的愤怒压不住了:社交媒体上,“不要用我们的税金买破烂”的标签冲上热搜。
在五角大楼的危机会议上,参谋们递上厚达百页的装备老化报告。 特朗普用红笔圈出“爱国者导弹库存超30年”的条目,狠狠摔在桌上:“我们卖了多少这种古董给台湾? ”
太平洋彼岸,北京观察者网在头条位置挂出双照片对比:左图是台军导弹炸裂的瞬间,右图是“新奥尔良”号被浓烟吞噬的舰体。 配文只有一句话:“谁的武器更危险? ”
巴铁飞行员曾因美方切断F-16零件供应被迫停飞,如今他们驾驶歼-10CE在边境压制印度阵风战机;沙特甩开美国采购中国“翼龙”无人机,实战中摧毁胡塞武装多个据点。 这些案例像针尖般刺穿着美国军工神话。
当台军士兵擦拭着仓库里另一枚“爱国者”导弹时,那斑驳的弹体上,美利坚的星条标志已褪成淡粉色。 而在冲绳港口的晨雾中,“新奥尔良”号的焦煳味仍未散尽——日本消防船还在向它的船舱灌水。
牛盘宝配资,哪个平台买股票好,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